深圳市邦奧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國免費客服熱線:400-616-0685
“異構計算是未來信息技術的發展方向。傳統的通用cpu在面對移動互聯和多媒體的應用時功耗問題顯得比較突出,而且計算效率不高,將cpu、gpu融合在soc(單一系統芯片)上的apu是應運而生的創新。”
在日前舉行的“未來‘芯’趨勢——2012異構計算的應用及未來趨勢”論壇上,作為國內信息技術領域的泰斗級人物,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演講中發表了上述觀點。在見證了中國大型機、漢字信息處理、微型計算機、軟件和“中國芯”之后,倪院士作為我國高新技術企業、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、開源軟件和開放標準的奠基者、推廣者和鼓勵者之一,始終關注著前沿信息技術的發展,這一次也不例外。
倪院士認為,在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的共同作用下,處理器領域發生了兩個顯著變化,一個是處理器的多架構并存,另一個是降低功耗成為主要問題。特別是面對3d、高清視頻解碼等典型應用,處理器的功耗與性能的矛盾日益突出。從這個角度來講,基于異構計算的apu是一個很好的嘗試,cpu與gpu互聯互通、互相協同進行加速計算,可以真正體現異構計算的高效節能優勢。
異構計算被視為繼單核、多核之后的第三個時代,它將打破摩爾定律,有效解決能耗、可擴展性等問題。目前,我們處于移動互聯和多媒體時代,用戶對圖像、視頻、游戲的需求大大增加,而處理圖形計算不是cpu(中央處理器)所擅長的,需要gpu(圖形處理器)發揮更大的作用。同時,通過提升cpu頻率和內核數量來提高計算能力的傳統方式遇到散熱和功耗的瓶頸。在用戶需求變化和功耗瓶頸的雙重背景下,異構計算應運而生。異構計算利用不同體系結構的優勢,有效地進行系統級運算,從而達到整體性能和能耗之間的最佳匹配。
apu平臺是異構計算的經典之作。apu將cpu和gpu聯合起來,共同承擔計算任務,將計算任務智能地分配給cpu和gpu,讓他們各自完成擅長的工作,實現高效率、高性能、低功耗的目標。apu的異構特性促使應用程序的開發和優化實現新的跨越,不管是個人用戶對圖形性能、炫酷游戲、高清視頻以及其他多媒體的綜合應用,還是企業用戶從大型數據中心、到云計算、物聯網的商業運算需求,apu都可以輕松應對。
異構計算不是新概念,但是異構計算用在芯片上是一個很大的進步。以前pc面臨的是大量的、傳統的應用所帶來的計算能力挑戰,多核心處理器已經能解決問題。但是當移動互聯和多媒體應用日益蓬勃發展,對終端設備提出了新的挑戰之后,cpu和gpu融合在一個apu芯片之中,發揮并行計算的能力,不僅是一個很大的變革和進步,更是芯片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。